報章報導—閩港協進會貴州慈善之旅圓滿舉行
- Karl Tsoi

- 2017年7月2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,並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,閩港協進會於7月16日至19日期間,舉行為期四天的「醉美貴州、慈善之旅」活動。該會會長郭康平率團,聯同理事長蔡乾正,秘書長兼副會長鄭科雄,副會長許書澤,永遠名譽會長洪珊珊等一行90位成員,遠赴貴州考察,獲得安順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、紀檢監察員羅念剛,黃果樹旅遊區工委委員、管委會副主任趙寧,黃果樹鎮黨委書記雷先奎,黃果樹旅遊區旅遊發展中心主任楊劍,黃果樹鎮政法委書記皮永龍等領導的熱情接待。團員先後探訪了安順市黃果樹鎮盔林小學,並前往烏蒙大草原、神龍洞風景區、安順舊州古鎮等觀光考察,收穫甚豐。
7月17日當天,艷陽高照。閩港協進會訪問團經過長時間的跋涉,來到了安順市黃果樹鎮盔林小學,得到了該市、鎮政府領導、當地學校負責人和眾學生們的熱烈歡迎。訪問團將捐款贈予該所學校,並把由副會長郭丕鴻精心準備的愛心物資送到孩子們手中,鼓勵他們要好好學習,用實際行動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注,場面温馨感人。當日還發生了一個動人的小插曲,眾團員們在歡迎儀式後發起了給學校自願捐獻活動,他們均認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且有意義的體驗,儘管小學設施簡陋,但已被當地學生堅持不懈的求學精神所感動。
郭康平:一次難忘的經歷
會長郭康平亦認為,是次訪問團一行人千里迢迢來到美麗的貴州,參加今次慈善之旅,對於每個團員來說也是一個難忘的經歷。這裡有着清新的空氣、美麗的土地、純樸的人民,還有一個個小朋友純真的臉孔可愛的面容,同時也呼喚起我們童年的美好回憶。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,物資的援助,只是教育慈善的基礎和起點,知識的傳遞、精神的提升,才是目標和未來,他祝願那裡的小朋友要努力學習,將來學業有成時做個對家庭、對社會、對國家有承擔的人。
隨後幾天,訪問團繼續展開一連串參觀考察活動,包括遠赴烏蒙大草原觀看彝族歌舞節目,參加草原篝火晚會、六盤水火把節,並考察神龍洞風景區、安順舊州古鎮等景點。
繼續推動公益事業
郭康平進一步提到閩港協進會目前的發展狀況。他指出,該會是於2014年開始創立的,是一班志同道合的熱心人士走到一起,以「團結鄉親,聯絡感情,閩港共融,敬老尊賢,參與公益、互助互勉、培育青年」為宗旨,積極拓展會務,冀為香港社會進步貢獻一分綿力。目前該會共有成員人數3,000多人,義工團隊接近300人,每年都舉行很多項大大小小活動,也參與很多香港著名慈善機構所舉辦的活動,比如馬會的《獅子山下》大型慈善活動;協助圓玄學院、仁濟醫院等慈善機構賣旗、籌款;與基金協辦《隱形的翅膀》公益活動;協助善德基金會舉辦的《善德百萬行》;與百本集團合作組織義工團探訪老人院,定期派飯給弱勢社群,並舉辦很多青少年活動及慈善公益活動等。他深信,閩港協進會在各社會賢達、社會精英的支持參與下,會務將不斷發展壯大,成為一個活力充沛的、有所作為的團體。
蔡乾正:應讓新一代了解國情
理事長蔡乾正亦表示,該會在成立以來,一直積極發展會務的同時,不忘熱心公益,奉獻愛心,回報社會,希望透過愛心善舉,展現該會在履行社會責任、傳遞人間真情、幫扶弱勢群體方面的「正能量」。與此同時,該會未來也會更多的推動青少年活動,他稱,目前部分香港年輕人激進化有其深刻背景和複雜原因,在此情況下,應該讓香港青少年明白,認識祖國就是認識未來,不懂中國就是不懂世界,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,去認識國家和今日中國的面貌。該會將會舉辦多些交流活動,讓香港青少年加深對內地的認識,更多地了解國情。
摘自文匯報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